绿水青山处处景 秦巴腹地满目新

【来源: 掌上巴中 】【点击举报】

  “国字号”荣誉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气候养生之都”“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最美生态宜居典范城市”“中国森林氧吧”等

  生态“成绩单”

  森林篇:全市森林面积1166万亩,森林覆盖率63.18%,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1个、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17个、中国森林康养人家1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3个、省级康养人家30家

  水质篇:截至6月底,1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6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土壤篇:截至6月底,未发生一例较大以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

  空气篇:截至6月底,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居全省第4位

  聚焦首个全国生态日

  夏日的巴中,天蓝河碧、绿草如茵,蓝天白云下,吸引八方游客。

▲巴城晏阳初大桥段水清岸绿天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近年来,巴中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奋力推动生态之绿迈向发展之绿,全力打造美丽中国老区样板。

  巴中地处秦巴山腹地、米仓山南麓,是国家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双重生态功能区,也是四川省唯一的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2022年11月,巴中市成为全省首个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地级市。

▲望王山运动公园绿意盎然

  扛牢保护责任 筑牢生态屏障

  和往常一样,8月15日早晨7时,巴州区南阳国有林场古楼山工区钟家湾管护站护林员郭勇周手机闹钟准时响起。起床、洗漱、吃饭……手里拿着一把护林刀,身着迷彩服的他匆匆走出家门,开始巡山工作。

  “让绿色覆盖每一片荒山荒坡,是每个林业人的梦想。”每当问起郭勇周为什么坚持了这么久,他总会这样感叹。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我市涌现出全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最美基层环保人”刘永涛和全国最美护林员景祥俊等一批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厚植生态文明理念。

  “我们紧紧围绕‘每一片林都要有林长负责’工作要求,设置四级林长(副林长)7280名、监管员1714名、护林员5096名,规范制作安装林长制公示牌1704个,实现了全市1166万亩森林四级林长责任体系全覆盖。”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志愿者向市民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河水清,两岸绿,还有这么漂亮的湿地公园,每天来散散步,心情很舒畅。”近日,南江县集州街道居民张晴带着家人来到南江河畔的湿地公园打卡。湿地公园内,小桥、绿树、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

  千里渠江从巴中发源南下,在源头上守住一江清水,对巩固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南江河的成效只是巴中实施河长制工作以来的一个缩影。巴中市境内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全力以赴打好碧水保卫战,市域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砥砺奋进,方能成就非凡。如今,在巴中,从城市到乡村,从江河到溪沟,处处可见绿水青山、碧水微澜,让城市的生态“颜值”和环境“气质”持续提升。

  不仅如此,近年来,我市坚持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常态开展“五进”活动,试点开设中小学校生态环保教育课程,把环境保护知识普及纳入村规民约,持续实施绿色志愿、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助力行动。

  “你知道我们的污水去哪里了吗?污水由浊变清经历了哪些工艺?”今年2月14日,在巴州区梁永镇污水处理厂的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内,一堂生动的环保科普课正有序进行。

  “我们以村(社区)居民特别是在街社区常住居民为对象,采取全面覆盖、批次推进、逐组展开的方式,以居民小组为单位,组织居民走进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开展居民素质教育,宣传环保理念,用事实触动群众自发爱护环境。”梁永镇副镇长刘章说,截至目前,此类活动已经在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开展了30余场。

  深挖资源潜力 探索“两山”转化

  在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随着生态显著提升,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开发起河流漂流、亲水竹筏、网红桥、星空民宿等游玩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近年来,我市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整合产、村、景、文、人要素资源,探索推进城市“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新区”、农村“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城乡环境大幅提升。2023年,巴中市入选“十大秀美之城”,成为四川唯一获得此称号的城市,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做法得到多方认可,累计建成巴山田园综合体86个,4个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8月14日,平昌县驷马水乡景区,巴城居民李晓平带上一家人早早来到景区游玩。“这里生态好、景致好,每次来都让人身心愉悦,我们一年要来好几次。”李晓平说。

  随着山、水、乡村的不断融合,昔日默默无闻的小乡镇俨然成为平昌县发展县域旅游的一张名片,也正是因为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才让平昌县这个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不断在“两山”本底保护、转化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两山”转化的“平昌模式”。

  全域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持续推进,荒山变景区、滩涂变公园的美丽景象随处可见。

  而在今年2月16日,经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对巴中市生态产品摸底核算,2021年全市生态产品总值(GEP)为2010.75亿元。

  “我们坚持重点攻坚,率先在全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依托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技术支撑,建立以一项标准、一套报表、一份报告、一个平台为框架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制度体系,全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市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我市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1+3”主导产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突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主攻方向,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今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2708.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3%、37.3%;同步培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实施“提质倍增计划”,加快构建以绿色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生态产品开发、区域公用品牌培育,认定“三品一标”产品356个,5个县区获评国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

  厚植生态本底 打造生态典范

  近日,当记者走进巴州区津桥湖公园,明镜般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放眼望去,一派绿意葱茏、生机盎然的景象。经过系统治理,昔日的黑水沟已蝶变为远近闻名的市民观光打卡地。

  从一沟之变放眼全市。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精准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一直保持良好以上。日益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质、清丽的山川,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我们建立了主要污染物联治、县区联防、部门联动的‘568’污染防治攻坚机制,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整改环保督察问题,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95.64%、99.22%,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3.18%,国省控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创新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445’机制在全省推广,受到全国政协调研组和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如此,我市在优化生态空间上建立统一规划、用途管制、多规融合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分类划定生态红线保护区、一般控制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推动生态环境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同时不断优化调整国土生态空间布局,科学编制“三线一单”,构建“南城北旅”空间版图,创新组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成为巴中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市的新引擎,被国家文旅部评为全国文旅体制改革“十佳改革创新案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川陕苏区首府·秦巴生态名城”绿色生态美誉度持续提升,绿色发展后劲十足。从城市小品到茫茫林海,从潺潺小溪到生态巴河,总有一个瞬间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光雾仙山、诺水洞天,还是无边沃野、美丽乡村,处处可见的“巴中蓝”“巴中绿”让城市“颜值”和生态“气质”持续提升。

  普及

  “全国生态日”为何是8月15日?

  全国生态日是我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综合性活动日,意义特殊重要,全国生态日为什么是8月15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县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体现了首创性、标志性、独特性,具有鲜明的辨识度。设立全国生态日再次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有利于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快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立法修法步伐,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划定生态红线,目前我国已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为形成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据光明网)

  保护

  青年志愿者用行动倡导爱护生态环境

  为引导更多人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中来,8月14日,巴中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全国生态日”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家庭如何节水?室内空气污染有哪些?生活垃圾该如何分类呢?”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解读政策法规问题,向市民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市民讲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还对街道、广场绿化带以及河道角落的烟头、纸屑、食品袋、卫生纸、枯枝进行捡拾清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想通过自己的行动,贡献一份力量,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毕竟,环境优美了,我们自己也是受益者。”志愿者张丁予说。

  “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起了很好的榜样作用,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保护生态环境的好市民。”市民张毅表示。

  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何波介绍,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合理设定室内空调温度,适度适量点菜践行“光盘行动”,购物少用塑料袋、自备环保袋,优先选乘公共交通……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蔚然成风。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