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日报】热心肠调和万家

记巴州区西城司法所所长王国华

【来源: 巴中日报【点击举报】

  26年来,她一心扑在基层,走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她用实际行动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司法行政人该有的责任与担当!她就是巴州区西城司法所所长王国华。她探索推行的“一元钱家庭法律顾问服务”得到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厅高度肯定和推广,总结推广的人民调解“限时服务工作法”得到辖区居民的衷心拥护。

  去年,王国华被评为“巴中好人”敬业奉献类获得者之一,在她看来,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

  创新工作方法

  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日趋严重的现状,王国华率先和同事们深入辖区校园授法治课,与同事一道编写了一本法治教育教材,并自掏腰包购办公用品、印宣传资料、办宣传展板。为填补法律宣传空白,她在各社区设置法治宣传栏,亲自编写黑板报,在居民楼院的坝坝会上以案说法,开展法治培训,教育和帮助居民树立依法维权意识。

  面对辖区贫困居民无钱诉讼改走上访之路现状,王国华和同事们探索推行“一元钱法律顾问服务”活动,让辖区贫困居民家庭每人每年交1元钱与法律服务所签订服务合同后,就可免费享受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服务和抵偿代理服务。2008年又将服务对象由贫困居民扩大到辖区全体居民和个体经营业主。“一元钱法律顾问服务”开展以来,签订服务合同20000余份,接待法律咨询6000余元钱法律顾问服务”开展以来,签订服务合同20000余份,接待法律咨询6000余人次,代理和调解民间纠纷224件,为服务对象收回借欠款140余万元,防止和挽回经济损失470余万元。

  为高质量完成全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王国华探索和总结出“用心推进、用力规范、用情帮扶”的社区矫正工作方法,并在全区范围推广。她始终坚持和完善“六必须”等程序,在每周坚持与请假外出务工的矫正对象通一次电话、了解矫正对象的工作生活情况、叮嘱他们遵纪守法的基础上,及时为矫正对象排忧解难。她还主动与社区和民政部门协调,为3名矫正对象的困难家庭办理了低保。如今,无论是社区矫正对象,还是刑释解教人员都乐于找王国华帮忙,管理与服务在她身上得到较好融合和发挥。

  提升服务质量

  针对日趋严峻的老难信访和日益增多的越访、群访,王国华和办事处、社区的同志探索总结出了自主调解、代理调解、联合调解三种模式。在辖区人民调解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辖区纠纷矛盾后,各社区人民调解员立即介入调解,在她稍有空闲时还会主动参与和指导调解,防止矛盾纠纷升级和造成新的上访。王国华在处理社区人民调解员调解不了的矛盾纠纷和老难信访件时,带领全所法律服务工作者主动挂包调解案件,由她和同事出面向市、区有关部门协调处理。

  在调解南龛社区七十岁老人刘某的赡养纠纷信访时,6次与办事处信访办工作人员一道走访邻里及其子女,召开其家庭会议,妥善解决了问题,避免了刘某再到处上访、缠访。

  在处理调解老难信访案件时,王国华注重把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她在弄准纠纷涉及事项的症结的基础上,主动与所涉纠纷人员、所涉行政部门、司法部门衔接和索取资料,及时邀请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参加调解,把人民调解员的情、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部门的法、法律工作者代理的责融入调解活动全过程,有效化解老难信访人对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部门的怨恨及对立情绪。

  王国华在完善人民调解网络、提升调解队伍素质的同时,仍积极谋求人民调解的地位和形象、责任和服务。她总结和推出人民调解“限时服务工作法”:随时为辖区居民解疑答惑,调解家庭矛盾、惠民政策落实等一般纠纷;及时调解辖区居民邻里纠纷、劳务纠纷等较大矛盾纠纷;定时调解辖区居民维权纠纷等重大矛盾纠纷,定时回访已调解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错时为辖区上班、经商居民调解各类纠纷,实行预约服务。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