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巴中市巴州区:“农旅结合”实现乡村振兴新跨越

【来源: 人民网 杜渊】【点击举报】

  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吉公村,被当地村民称之为“世外桃源”。春天里,500亩菜花盛开,放眼望去整个世界都是金灿灿一片,每年都能吸引近万人前来观光旅游。近年来,该村流转710亩土地,发展以种养为主的主导产业,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农旅结合”实现脱贫致富。目前,全村人均收入9000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为5500元。

  依托优势发展产业 助推脱贫攻坚见成效

  4月9日,记者从巴中兴文上高速行驶20分钟抵达曾口镇场镇,再过一座漫水桥往左行驶约1公里就来到吉公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整理得平平整整的田地种植着油菜,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独有的香气。

  一名正在整理自家菜地的村民说,今年的油菜花没去年好,这段时间油菜花已经凋零,都长出了嫩绿色的油菜籽,要赏花明年早点过来。

  “村达到了农村城市化!”吉公村村主任杨如刚说,他感觉吉公村有两个大变化:一是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500亩平整的良田,让村子里实现了机械化耕种;二是村民居住环境的改变,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道路硬化入户等项目,村民人人拥有安全住房,汽车能开到家门口。

  据了解,近年来,吉公村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系列要求,以削减贫困人口为主要目标,以发展产业为主要手段,以夯实基础建设为主要措施,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推动落实精准要求、建设安全住房、培育增收产业、落实财政投入。

  目前,全村人均收入9000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为5500元。

  年轻干部担重任 干群齐心谋划未来新发展

  “未来村子里的发展就靠你们这年轻人了!”杨如刚始终记得2017年初村两委选举后,他对新上任的村支部书记李敏说的话。

  近年来,吉公村也面临基层干部“青黄不接”的问题。今年60岁的杨如刚,做了30多年农村基层干部,发现现在村干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发展年轻党员,培养年轻干部势在必行!

  2017年年初,“村两委”换届选举,35岁的李敏当选为村支部书记,这对吉公村来说是一件大事,“他有文凭,又当过代课老师。”选举当天,村民们对吉公村以后的发展充满希望,“村两委”的同志们更是信心满满。

  在李敏的带领下,制定村集体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关注社情民意帮助如实群体等工作取得成效。

  “要将吉公村发展为‘农旅结合’的旅游新村。”李敏说,吉公村依山傍水,地势平坦,离曾口场镇仅一公里,从高速路到村上20多分钟,“例如去年菜花盛开的的时候,至少有上万人来我们村赏花。”李敏掰着手指头给老百姓算了一笔账,如果农家乐、小卖部等设施配套,每位游客来村里消费10元钱,就是一笔大收入。

  “这里以后将喂养生态鱼!”指着几个大约40多亩的鱼塘,李敏告诉记者,村里的好资源已经吸引了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今年初,在他的劝说下,本村一位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承包了鱼塘,建起了农家乐,逐步带动了周边旅游产业的兴起,因为水质好,该村民准备将其中一个鱼塘培养鱼苗,带动周边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养殖,实现共同致富。

  “自然资源、地域优势如果利用,吉公村要实现乡村振兴指日可待。”李敏说,村两委干部经过讨论同时征求了村民的意见后,打算把吉公村发展为“农旅结合”的乡村旅游新村。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