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日报】用残疾的腿走出致富的路

——清溪沟村残疾村民谌传明的脱贫故事

【来源: 巴中日报 余妍捷 张晶晶 李俊如】【点击举报】

  身为贫困户,并患有残疾,却不等不靠;脱贫后,想方设法寻找新的致富门路:开荒山、种黄桃、建起自己的产业园……巴州区枣林镇清溪沟村残疾村民谌传明是一个有故事、有决心、有志气的人!近日,记者走近谌传明和他的黄桃产业园进行深入探访——

  “赶紧坐,赶紧坐!我这地方比较小,你们请随意。”1月31日上午,在巴州区枣林镇清溪沟村村支部书记胡大春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谌传明家。

  看到我们到来,一位年近50岁的男子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们,一边一瘸一拐地搬来板凳让我们坐。不用介绍,这位男子就是我们的采访对象——谌传明。

  冬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院坝里,我们轻松地聊着天。在交谈中我们得知,谌传明夫妇于2010年就开始外出打工。

  “那时候迫不得已呀,不出去打工家里就过不下去了!”谌传明小时候就因意外导致右腿终身残疾,老父亲又长期患病,谌传明的儿女都在读书,花钱的地方很多,但整个家庭仅靠种几亩土地维持生计。

  2014年,谌传明一家“因残、因病、因学”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党的政策好,政府一直还记挂着我这一家人!”一提及扶贫工作,谌传明满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15年,谌传明的母亲突然病逝了。父亲没人照顾了,怎么办?他最终和妻子决定还是留在家中,不再外出打工。

  在家呆着,光吃“老本”也不行呀,自己不能等靠要,必须找一条生财的路子!

  这时候,谌传明想到了一同在上海打工的邻居是位种黄桃的高手,而且这位邻居在上海种黄桃还致了富,何不在老家种黄桃试试。但是巴中有没有黄桃市场?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疑虑告诉了胡大春。通过与在上海的邻居沟通和认真考察,在老家种植黄桃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说干就干!但是,忧心的事却来了:资金严重不足。

  “莫担心,你可以申请扶贫小额信贷。”胡大春的话给他吃了“定心丸”。在村支部的帮助下,谌传明在枣林信用社顺利贷了5万元无息贷款。

  自己的6亩土地荒芜多年,杂草丛生,家里劳动力又不足。谌传明和妻子开始没日没夜地开荒。“那段时间,我差点把自己累趴了。”回想当初的艰辛,他眉宇间仍然充满笑意:“政府那么支持我,我更要加倍努力,不拖后腿。”

  一个月后,荒地开垦出来了,“上海黄心黄桃”栽好了。

  2017年,对谌传明来说,喜事连连:先是专门到上海整整学了两个月技术,之前的邻居对黄桃种植技术毫不吝啬,施肥、治虫、剪枝样样都教;再就是自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脱贫了,我更要好好干,总不能让贫困的帽子又戴在我头上。”谌传明乐呵呵地说。

  “不用跑路,你看嘛,那就是我的黄桃园。”站在院坝边上,顺着谌传明手指的方向,一大片桃树映入我们的眼帘。

  走进黄桃园,一棵棵桃树排列整齐,在寒冬中顽强生长。

  “别看树枝光秃秃的,到了三四月份,你再来看,一定是桃花满枝。”谌传明说,今年他的黄桃要挂果,按每亩最低2万元收入计算,除去成本,也有10万元纯利。销路更不用担心,村上已经提前对接农超、镇上电商平台。

 

  采访结束道别时,谌传明热情地邀请我们到时来品尝他的黄桃,我们愉快地答应了!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