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刊物《中国乡村振兴》关注巴州:一根红绳编织“致富”同心结

【来源: 《中国乡村振兴》 】【点击举报】

近日

国家乡村振兴局主管的国家级刊物

《中国乡村振兴》(第11期)

以《一根红绳编织“致富”同心结》为题

报道相隔千里的义乌市与巴州区携手

以“乌”之能,补“巴”之需

有效带动当地妇女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义巴携手,山海有情;共同富裕,义巴同行。”在广袤的大地上,一根看不见的红绳悄然延伸,它的一端是繁华喧嚣的世界小商品集散中心浙江省义乌市,另一端则是艺术气息浓厚的民间艺术之乡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1年,新一轮浙川东西部协作启动,相隔千里的义乌市与巴州区“喜结良缘”。

  近年来,两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乌”之能,补“巴”之需,聚焦女性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难、增收渠道少等问题,积极培育“巾帼工坊”,按照“企业下单+工坊派单+妇女接单”的模式,有效带动当地妇女在家门口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工坊实现年产值近1000万元,辐射带动700余名妇女实现灵活就业,人均月增收约2000元。

  红绳越山海 助力梦想起航

  “大家注意看,中国结的绳头要留7厘米……”近日,走进位于巴州区的东西部协作来料加工“巾帼工坊”,四四方方的房间内挂满了中国结,炫目的中国红,长长的流苏,配上创意独特的图案,很是喜庆。房间里,张婷正在直播间熟练地讲解编织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只见一根红绳在她的手中穿花缠绕,不到两分钟,同心结跃然成形……

  张婷是工坊的负责人。她从小喜欢画画,毕业后投入到手工艺品制作与销售中。然而,她的职业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了收入不稳定等种种波折后,张婷曾经认为梦想已经遥不可及,就在她即将放弃的时候,却迎来了新的转机。义乌市与巴州区的东西部协作项目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2022年6月,张婷参加了“千里送‘渔’·义巴共富”——直播电商人才培育孵化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由义乌市人社局和妇联委派资深创业导师到巴州区现场施教,张婷从45名学员中脱颖而出,从此与义乌结下了不解之缘。

  同年7月,经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妇联和巴州区妇联的牵线搭桥,张婷远赴义乌市参加来料加工骨干培训班,免费学习中国结编织技术。之后,在两地妇联的帮助下,引进了中国结来料加工项目,并成立了“巾帼工坊”。凭借着对手工艺品的热爱和执着,张婷成为这个项目的经纪人,开启了创业之旅。

  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巾帼工坊”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多来,工坊面积从最初的50多平方米扩大到近300平方米,员工人数也从几人增加到700多人,月产量更是从最初的几万个跃升到20万—25万个,工人月平均增收2500余元。

  “巴州区是典型山区县,当地闲置劳动力多,亟须就业增收。如何把巴州区农村人口聚集、闲置劳动力多、就业难度大和义乌市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难、用工荒’的问题相衔接,是我们一直考虑的问题。”义乌市妇联主席傅春春说。之后,义乌、巴州两地多次对接,结合两地实际情况,中国结编织因其投资少、门槛低而作为工坊的主打产品,既解决企业缺乏劳动力、成本高的痛点,又能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培育像张婷这样的“领头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实践成果和建设模式,是义乌市妇联推动妇女灵活就业项目更好在巴州区落地落实的重要举措之一。

  2022年以来,义乌市不断输送技术人才,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平台,开设金华—巴中来料加工技能提升培训巴州班,围绕技能提升、电商运营、商务洽谈等,建立“前期培训、师傅带训、企业集训”的全周期培训机制,实现妇女技能水平整体提升。截至目前,义乌市已先后为巴州区开展技能培训60场次,培训妇女群众3000余人次。

  为方便更多的“巴州好物”走向世界,两地还在物流运输上做文章。通过开通义巴直达物流专线,在义乌、巴州建立物流分拨中心,引进货郎帮、绿闪侠、物流人家等东部物流企业落户巴中,建设“蜀通巴达”智慧物流。

  遍地开花 红绳编织致富路

  “咚咚咚”三声敲门声响起,居住在巴州区回风街道的杨阿姨慢慢滑动着轮椅去开门,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她眼前,她笑着和门口的工作人员打招呼:“太感谢了,每次都把我所需的材料送上门来,我做好了(中国结),你们又亲自来取。”

  杨阿姨今年48岁,几年前,一场车祸让她只能靠轮椅活动,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全靠她丈夫一人。去年,通过直播,她了解了手工编织,又通过工坊的上门培训项目,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之前,我找不到任何工作,现在,直接在自己家里就能挣钱补贴家用,一个月挣1000多元。这一年多,我的生活变化了很多,感觉有奔头了,这都得感谢人家义乌干部呀!”杨阿姨笑着感叹道。

  和杨阿姨一样绽放笑脸的,还有巴州区化成镇、鼎山镇的许多村民。

  “前段时间组织培训,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没想到现在一个月也能挣1500—2000元。”化成镇赵家湾村村民高影说,之前她一直在家带娃,去年开始学习中国结编织技术,有时到工坊做,有时把材料拿回家做,时间、地点灵活,每天不仅能按时把孩子送到学校,还能靠自己的双手挣钱。

  村民编织的中国结,大多数都源自来料加工的订单需求。“义乌那边的企业把原材料发到我这里,我再将原材料分发到各个分车间,完成全部工序后,再返回总部,通过质检、包装,最后发往义乌。”张婷说,“我们工坊月加工30多万件,工人加工一件可挣0.8—10元的工钱,一天也能挣70—80元。我负责与义乌厂家对接,收发货、保质保量完成代加工订单、结算和发放加工费,光是去年就发了400多万元加工费。”

  在义乌市副食品市场,当地还开设了1个面积约40平方米的农产品展示展销、营销推广、消费体验、直播带货孵化等功能的百县万品“巴州馆”,拓展了巴州产品在东部的销售渠道。

  “不少客商通过这个点位了解产品、联系我们。在订单这块,义乌给了我们很大的底气,借助浙江省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平台资源优势,我们与当地4家企业签订了长期订单合同。”巴州区妇联主席魏倩说,目前,两地已完成80批次120万余个中国结订单的交付。

  “订单有了,怎么通过‘巾帼工坊’吸纳更多像杨阿姨一样需要这份工作的姐妹在家门口就业?”这是傅春春和魏倩考虑最多的问题。

  探索的脚步并未停止。“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在义乌市妇联的指导下,巴州区按照“一乡一品、一坊一特色”的建坊理念,因地制宜打造居家式、车间式、景区式巾帼工坊。

  目前,全区已建成“城市新区+”“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巾帼工坊3个,乡镇(街道)编织培训点10个,实现城乡业务、人力、物流等资源互联互通。

  “延伸式”探索 红绳注入新灵魂

  在“巾帼工坊”一楼的产品展示区,“同心结”“吉祥结”“琵琶结”等样式繁多、造型精美的中国结挂满墙壁,既有传统样式,又有根据本地文化创作的“幸福巴州”“四川清音”等个性化样式。同时,桌子上也摆满了编织手链、发卡、花朵摆件等特色勾花饰品。

  “姐妹们,我觉得可以加入现阶段流行的元素……”来到工坊二楼的新品研发室,室内气氛热烈,大家根据最新的时尚潮流趋势,讨论设计方案,推出更多新款式。

  2023年底,在义乌市妇联的牵线下,“巾帼工坊”新研发的一款融入巴中本地特色的中国结被义乌一家企业看中,接下了一笔180万元的订单。“这笔订单大大地提振了我们的信心,也更加坚信创新出精品,只有顺应时代变化趋势,不断更新产品,融入现代审美,才会有更多的人接受我们。”张婷一脸喜悦,工坊最近推出的线勾产品——毕业季向日葵,又接到了一笔1.5万个的订单。

  去年10月,两地妇联组织在巴州区开设了“直播+来料加工”转型升级培训班。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钱志芳通过“理论+实操”结合的方式,手把手教授大家短视频拍摄技巧、如何开设直播间、直播互动话术以及打造个人IP,并最终帮助大家成为主播,实现带货增收。

  钱志芳认为,工坊不仅要在产品上进行创新,还要在销售方面进行渠道延伸与拓展。在线下销售的基础上,工坊积极探索电商直播模式,与义乌工商学院合作,联合打造“巴州云娘”电商平台,利用“巾帼云创展示窗口”成功入驻义乌国际商贸城,以直播的方式为手工编织赋能提质,进一步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让更多产品“出圈”。

  随着巴州区群众创造力被激发,义乌的帮扶方式也从“输血”往“造血”转变。从“来料加工”到“来单加工”,从最初的只生产基础款中国结到现在集聚各类手工艺品,“巾帼工坊”形成了以中国结为主,线钩、微钩、掐丝珐琅、串珠等为辅的产品供给体系。

  目前,工坊已开发出创意新产品100余种,完成义乌80批次120万余个中国结、3万条编织腰带、120万件串珠、2万件线钩的交付。在四川本地市场销售各类产品超5.5万余个,辐射带动近千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地就业增收,其中脱贫妇女48名、残疾妇女12名,人均月增收2000元。

  “一根红线连山海,共富路上不孤单。”在东西部协作的推动下,义乌与巴州携手共进,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共同编织了一幅幅美丽的共富画卷。“巾帼工坊”正是这幅画卷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当地妇女用双手编织着梦想和希望,也编织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廖静 王灼华)

手机版首页   |   电脑版首页

Copyright © SCBZ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14898号-1